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咨讯动态 > 行业知识 >
装配式建筑结构的重点和难点——链接节点

  “十二五”以来,我国对装配式建筑推行力度的不断加大,有30多个省市级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指导意见,在土地、财税、金融、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策探索和创新。随之而来的是传统建筑设计院及施工单位潮水般的涌入。但是装配式建筑设计及施工技术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经过大量实际项目的积累和沉淀,仅靠设计人员呆板的执行行业标准、规范和图集,必然会导致设计周期不断延长、项目成本大幅增加、构件生产施工难度不断加大等一系列的问题陆续出现。装配式建筑设计不仅需要装配式建筑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对整个项目不同阶段的充分了解和各部门各专业的密切配合。
 
  连接节点的处理连接节点的设计与施工是装配式结构的重点和难点,保证连接节点的性能是保证装配式结构性能的关键,装配式结构连接节点在施工现场完成是最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而连接节点的施工质量又是整个结构施工质量的核心。因此,所采用的节点形式应便于施工,并能保证施工质量。

装配式围护墙体

  预制构件竖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是美国和日本等地震多发国家普遍应用的钢筋套筒连接技术。通过我国科研技术人员大量的理论、试验分析,证明了该技术的安全可靠性,并纳入我国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灌浆套筒连接技术是通过向内外套筒间的环形间隙填充水泥基等灌浆料的方式连接上下两根钢筋,实现传力合理、明确,使计算分析与节点实际受力情况相符合。
 
  从建筑专业的角度来讲,节点处理的重点包括外保温及防水措施。“三明治”式的夹芯外墙板,内侧是混凝土受力层、中间是保温层、外侧是混凝土保护层,通过连接件将内外层混凝土连接成整体,既保证了外墙稳定的保温性能传热系数,也提高了防火等级。防水措施主要体现在板缝交接处,竖向板缝采用结构防水与材料防水结合的两道防水构造,水平板缝采用构造防水与材料防水结合的两道防水构造。
 
  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建筑主管部门及各类型客户的要求也复杂多样,这对建筑设计及技术服务的创新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过程是建筑师、结构设计师、水暖电设计师、装饰设计师、工艺设计师、工厂技术人员、施工技术人员等多部门多专业互动的过程。

 

推荐阅读